在线
电话
4000 65 43 27
微信
顶部

17岁男孩跳桥事件:请给孩子真正的爱,让他感受生命的温度。

时间:2019-04-23 14:05:31

阅读:0

4月17日晚10点,在上海卢浦大桥1位17岁职高二年级男生因与母亲在高架桥上发生口角,男孩情绪激动,纵身跳桥。事发后,无数人表示心痛,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情已无法挽回,逝者已逝,活者请深思。

17岁男孩跳桥事件是引发社会人士关注讨论的导火索,也让人意识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或有自杀倾向,青少年的求生欲望在快速发展进步的社会进程中反而越降越低。

这些青少年孩子都怎么了?如果把原因归咎于青春期的叛逆太过片面,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把生命欲望教育放在首位?还是那些成绩、名校、升学?

孩子绝望的心态,是父母教育焦虑下的映射。

17岁  5秒

男孩的跳桥视频已在网络上疯传,就不在这里展示,关于跳桥原因,人民日报给出的解释是: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批评了几句。


年仅17岁的男孩,从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到走向死亡的那一刻,没有半分犹豫,整过过程,不到5秒

在很多人看来,男孩跳桥的原因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正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一个含苞待放的青春期男孩随风远逝......

当我们在为这场事故感到悲痛与惋惜时,为妈妈的失去孩子而捶地痛哭感到同情与难过时,也要存留一丝理智,正视这位母亲教育背后的失职。

母亲不顾一切的沿途停车,和孩子意气用事跃下高桥,两种行为,一种情绪表现,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对生命的轻视。

而孩子不重视生命的那一刻,他能轻而易举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奈何家长们老师们时常谈的升学、名校、成绩等对失去求生欲的孩子来说都是无稽之谈。

那些轻易选择自杀的孩子们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报告揭露出来的数字非常可怕。报告中说,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超过半数的自杀行为,从意念到实行不到15分钟。

青少年自杀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对死亡的认知还很不成熟,他们尚未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完整的认知体系。当某个人、某件事给他们施加的恐惧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就能轻而易举地超越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在成年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 的小事,在孩子眼里,那是足以摧毁他们生命的致命武器。

当孩子告诉家长自己感到学习倍感压力,面临的却是家长残酷的指责:

“你有压力?你一个小孩每天只用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愁,能有什么压力?”

然而,对孩子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是除了和父母相处以外,几乎占用他全部时间的事......

孩子要忍受学习上的压力,感到无助难过却无处发泄,作为他的父母没有即时给孩子疏导与关爱,孩子便感到难过、愤怒、焦虑、再到无助、麻木,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当孩子累了想要玩会手机休息放松,却受到父亲的指责,孩子便用刀自残,企图自杀。

这位父亲不知道吗?当他严厉的言语狠狠扎在孩子的心时,孩子的心在滴血,却无人能见,孩子只能无奈的将心灵的伤痛转移到身体上,这种看的见得血淋淋才能让他放松......

肉体再怎么疼,也敌不过心灵上的重创,这种伤痛,难以治愈。


有多少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无形中给了孩子一把上了膛的枪却不自知?又有多少家长以“爱”之名逼迫着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

他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要给他这么大压力?为什么不能让他活的像个孩子?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怎么这么低?”

“现在的孩子吃不了一点苦”

“你这么小知道个p的痛苦”

“你就是娇生惯养了受不了一点挫折”

“想我们那个时候如何......你怎么一点用都没有?”

“你要死赶紧去死吧,别在这哭唧唧的。”

枪已上膛,子弹一发发打在孩子心上,将孩子自我保护的屏障打得粉碎,家长却怪孩子承受能力太差,但家长可曾了解过他的屏障?

最可悲的是孩子经历了太多家长不能想象到的压力,被校园暴力,被孤立,被排挤,被嘲讽,被殴打,被责罚,被无视,背负着家长沉重的爱前行,自闭,抑郁,活的像一个边缘人。

当孩子疲惫的回到家本想对家长倾诉些什么,看了父母一眼,想了想,算了吧。

那些心灵被重视、被滋养的孩子们

有人调侃说:“在中国,如果你有什么苦恼,当你向你的父母倾诉时,你会获得双倍的苦恼。”说是调侃,背后尽是不被理解的无奈。

但是在英国,王室家族凯特王妃和政府纷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持高度关注。

凯特王妃说,自己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最小最脆弱的人们”,她新办了一个网站,用于支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凯特王妃和孩子们

凯特王妃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个名为“心理健康学校”的网站将把重点放在最年幼、最易受伤害的孩子——婴儿、蹒跚学步的孩子和小学适龄学生,以及所有照顾孩子们的人,包括老师上。”

童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有生命的那一刻也意味着属于我们的生命潜力等待被激发,孩子们需要学着如何做自己,如何找到自我的发展潜质,一旦孩子认可了自己,成为了一个饱满的生命个体,这将为他们成年步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一位英国私校的中学女孩Emma表示非常感谢英国私校的教育,她在7年级时曾迷失自我,无法将自己合理定位,老师得知这件事时,热心帮助她走出困境,鼓励她去尝试更多她从未做过或不敢做的事,并告诉她做你自己真的非常重要!


▲Emma


▲老师试图鼓励孩子们勇敢唱歌

Emma在不断的主动尝试以及被激励中,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找回了自信。她学会了用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到遇到的挫折磨难。

这样的进步成长,少不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老师们热心的鼓励帮助。

另一位学生Daisy因过于迷恋社交网络,患有社交恐惧症,害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沟通,当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勇敢的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心理老师没有指责她过于迷恋社交网络,没有嘲笑她的担心与害怕,而是尝试着开导她,鼓励她。Daisy的家长也积极给予了孩子帮助。

在学校心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鼓励和帮助下,Daisy尝试着放弃使用社交网络,在生活中寻找伙伴一起相处,找回现实的社交的快乐。

现在,Daisy不再过度依赖社交网络,她能够很自信的与身边的交往、相处,她也在不断尝试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去做更多具有突破性的挑战。


▲Daisy


英国政府也积极关注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计划在370多所英国学校开展儿童心理测试,缓解青少年抑郁症、过于依赖社交媒体等心理疾病。


同样,政府也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了解生命的意义。

一个孩子应具备的生命观

对于很多连成年人都搞不懂的生命意义,一位英国幼儿园的小朋友却用一种“幼稚”的方式将生命的意义解释到位。

“这是你的人生,不论你多么有钱,不论你的社会地位如何,你的父母、你的朋友都希望你按照他们意愿生活,但你才是你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你才是你人生舞台的主角


▲这是你的父母朋友希望你成为社会角色

当你闭上眼睛,沉睡于梦中,第二天醒来时,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你应将你的世界之灯重新点亮

这是你的人生,它应当在你的掌控之中,你需要找回你内心最真实的感觉,想想你想做什么?想想未来的你会对现在的你说什么?


▲你的人生掌控在你自己的手里


关于你从未创造过的想法,你未写过的书,你未说过的话,你都可以去尝试。

生命值得敬畏,而真正敬畏生命的方式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绽放你的生命,去做任何你喜欢的,你想做的事情。”


▲请点开你的生命之灯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能拥有这样的生命意识与感悟是令人敬佩的,这和英国的优质教育息息相关,孩子们从小被教导生命的意义,以及他们应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完成无限的梦想。

因此,英国的大多数孩子想的是如何让生命之光绽放的更灿烂,而不是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快速消亡......

请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17岁男孩事件,令人心痛,引人深思。到底是孩子过于脆弱?还是父母过于焦虑?

关于青少年自杀,不仅发生在中国,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整个世界也逐渐意识到孩子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积极推行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而那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孩子们需要真正的爱,不是压力,不是道德捆绑。

一个孩子,如果心灵从小得到爱的滋养,父母的陪伴,亲人朋友的关爱,他这一生,都将从中受益。


热门标签:    英国低龄留学资讯